髖關節暫時性滑膜炎
又稱髖關節一過性滑膜炎,是一種無確定病理性改變可自愈的非特異性炎癥,是兒童常見的髖關節疾病??赡芘c病毒感染、創傷、細菌感染及變 態反應有關。
病理:可有滑膜的輕度非特異性炎癥。
臨床表現:
好發于4-10歲兒童,男性多于女性,大多單側發病,急性起病,突發髖關節疼痛,患者跛行,髖關節前方腫脹疼痛、內旋、外旋及伸直受限,Thomas征陽性。實驗室檢查:血沉加快,白細胞正常,細菌培養陰性。病程:輕者數日恢復,重者可持續1個月以上,一般多在1周左右愈合。
影像診斷:
1、平片:多無陽性發現,可見髖關節囊軟組織陰影增厚,關節間隙正?;蛏栽鰧?。
2、CT:髖關節間隙增寬,以內側間隙明顯,關節內可見液性低密度積液影,關節骨質未見明顯破壞征象。
3、MRI:髂關節積液,關節囊腫脹,無股骨頭及髖臼破壞征象。
髖關節一過性骨質疏松
又稱髖關節暫時性骨質疏松、暫時性骨髓水腫綜合征,是一種病因不明、發病率低的自限性疾病。臨床以無外傷史的疼痛為特征并在6-12個月內完全好轉為其診斷標準。
病理:骨髓脂肪壞死、骨吸收、骨髓組織周圍水腫樣變化和輕度纖維化,常伴血管性充血或間質性出血,以及滑膜炎表現,有時可見軟骨下骨折,伴有骨痂和肉芽組織,但無骨壞死表現。
臨床表現:好發于中年男性或懷孕3個月左右女性,單側或雙側均可發病,主要癥狀為無任何誘因出現髖部劇烈疼痛,呈漸進性并放射至膝關節,伴髖關節活動不利、跛行,疼痛加重約在發病后4-8周,并持續一段時間,之后疼痛逐漸減輕至消失,病程約6-12個月,髖部肌肉及股四頭肌呈失用性萎縮。實驗室檢查陰性。
影像診斷:平片及MRI是本病主要診斷手段。
1、平片:活動期表現骨質疏松,股骨頭和轉子間彌漫性骨密度減低,股骨頭軟骨下骨皮質吸收,髖臼受累程度輕,無骨侵蝕或破壞,關節間隙保持正常。
2、MRI:骨頭至轉子間在T1WI低信號,T2WI及脂肪抑制像呈均勻一致高信號,無局灶性改變,多伴髖關節積液,周圍肌肉層次清晰,隨訪多于6-10個月內恢復正常,無后遺癥。
掃一掃